2011年2月25日

110225 閱讀完低IQ時代後的一些關鍵字和書單

今天幫忙了一個朋友,她參加遠見的一個比賽,目的是為了得到將來得以去大陸花博當志工的願望,她用照片製作了一份影片,老實說身旁很多人都挑了與大部分的人不同的道路,只是我眼光太狹隘了所以隨波逐流,我很後悔不過還好及早修正。

人如果沒有自己的興趣是沒辦法跟別人溝通的,我這麼認為。

低IQ時代看完了以後我列出下列值得思考的內容,希望可以時時提醒自己:(思考)

『頭腦就是你的武器』

『不思考的人,事實上是有意見的』

『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勇於冒險基因』-因為他們對於理財以及賺錢的熱情

『缺乏用功的環境』-因為在一個小圈圈中,我們拼命尋找並記下一定的答案並以此為榮,
在大圈圈中,這種事情只要靠google就可以辦到。

『對資產進行課稅,廢止遺產稅』-遺產稅使大眾對累積財富失去熱情,對資產進行課稅,由於生前累積的資產會傳給下一代,所以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的動機會大增。

『選項越多,人類思考的深度應該越深,但從心理學來說正好相反;選項增加時,單純的東西反而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』-因為大部分的人在做二擇一選擇的時候都不用大腦,這是從小就受過良好教育的我們最驕傲的事情。

『把拿來獲得知識的時間用於思考』-父母、上一代的勝利者總是感嘆現代的小朋友都不看古典文學,google讓大部分的孩子不用讀書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答案,真是罪惡!

"如果反過來思考,大家把原本拿來獲得知識的時間用來思考這件事情的歷史與根據,並且推導出一個自己的看法,這就是大學教育的基礎-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"

#讀書四要點

1.這本書寫了甚麼?
2.這本書對自己有甚麼意義?
3.這本書對公司有甚麼意義?
4.這本書對社會有甚麼意義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