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21日

110520 最後一天大學(?也許) 還有最近上課學到的東西(策略定位)

今天起了個大早,吃早餐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學整裝待發,看來是針對報告有備而來,

看著還沒看熟的報告內容,思考著等會要怎麼接受老師的砲轟。


報告在大家接二連三的精彩表現(其實也還好,精彩的都沒出現!)後,順利結束,

就在看到期末分數的同時,我當場想痛哭流涕,不是因為我不及格,是我終於及格了!!!!!

而且分數還可以說得過去:),我最喜歡的課終於給了我一點鼓勵。

這堂課教授的內容是策略管理,老師是林維熊,目前在台科大任教。

今天學到: 五力分析是用來分析產業的,所以一定要有競爭對手,例如你的上游供應商是誰?

主要市場競爭對手? 潛在競爭對手?  替代品的威脅?  這些都要知道,而不是做個案就要做五力分析。

定位策略:針對公司與公司(競爭對手)來做分析,例如SWOT分析(優劣勢分析),還有針對自有產品的BCG矩陣分析,雖然這些都很簡單,容易懂,但是用錯地方就很冏。


老師還提到了縱效的問題,原來是因為品質組合的不同影響不同消費者對於其產品的偏好導致(B-P)消費者剩餘的增加,因此雖然Lativ、赤鬼牛排...等嚴格來說都是成本優勢定位策略,但是他們符合了某一群消費者重視的需求,因此能夠成功。(又可以說兼具成本及利益優是定位策略)

一個成功的定位策略必定能賺取利潤。定位策略又可分下面兩種:

成本優勢定位策略即,主要以降低價格來提升消費者的消費者剩餘,以規模經濟降低成本,銷售量增加來提高利潤。

擴大市占率→ P↓,C↓
增加毛利率→ P→,C↓ (P、C等比例下降 ,消費者剩餘不變)

利益優勢定位策略即,主要以提高附加價值來增加消費者的消費者剩餘,藉此提高消費者購買其產品,因此增加利潤。


擴大市占率→ B↑,P→(P-C毛利率不變)
增加毛利率→ B↑,P↑

以上資料來自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 林維熊教授之策略管理=)

已經持續四年的大學生活終於要結束了,開始拍著感傷的照片,突然覺得其實班上某些同學還是很可愛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